中華民國111年8月8日
文˙蘇晨瑜 圖˙莊坤儒

 

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葉郁菁認為家庭是母語的源頭,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一輩子影響深遠。
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葉郁菁認為家庭是母語的源頭,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一輩子影響深遠。


台灣孩子語言學習資源豐富,不只小學引入東南亞語言選修課程,教育部更費時五年研編三大套共30本的「新住民家庭母語教材」,為新住民孩子的母語基礎扎根,在愛與接納中學習。


在台灣,每位小學生都能選修一門新住民語文,學習越南語、印尼語、泰語、緬甸語、柬埔寨語、馬來語或菲律賓語等東南亞七國語文,開創全球的先例。小學裡可以學習東南亞語,但是年齡更往下的幼幼圖書,市面上卻很少找得到。


「我自己當初就是從越南帶教材。」台灣大學資深越語名師阮蓮香來台已22年,育有一子二女,當初為了教自己的孩子學母語,找遍台灣卻沒有幼兒的母語教材,阮蓮香只能自己找方法。

 

台大越語老師阮蓮香力薦《新住民母語教材》,認為媽媽們可提早母語教學,享受珍貴的親子時光。
台大越語老師阮蓮香力薦《新住民母語教材》,認為媽媽們可提早母語教學,享受珍貴的親子時光。


完整母語教材一次推七種語言

缺少新住民幼兒語言書的局面,直到教育部委託國立嘉義大學研編「新住民家庭母語教材」,出版三大套、共30本,語種涵蓋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泰國等七國語言的母語教材,媽媽們才有了新選擇。


「過去雖然有官方編輯的多元文化教材,但是它們比較像教科書。」計畫主持人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葉郁菁召集龐大編輯團隊,完成這套母語教材,當初主要考量提供零到八歲的幼兒學習,因此教材採用雙語對照,有實體紙本書,也有電子版與真人標準發音電子書及線上測驗遊戲,內容涵蓋完整,構思相當細膩。

 

新住民已是台灣社會的重要成員,圖為屏東好好協會舉辦新住民市集,各國媽媽上台表演舞蹈,展現母國傳統文化。
新住民已是台灣社會的重要成員,圖為屏東好好協會舉辦新住民市集,各國媽媽上台表演舞蹈,展現母國傳統文化。


是語言書,更是童書繪本

20多年前,葉郁菁開始推廣說故事團體,一直嚮往培訓新住民媽媽成為「會說故事的人」。隨後葉郁菁獲得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支持,開始推動「新住民家庭母語教材研編與推廣計畫」,為新住民孩子編輯更適合的幼兒教材。


在葉郁菁的想像裡,母語教材應該是父母可以在家裡用母語教導小孩的繪本故事書,「所謂母語就是你在家裡自然而然學會的語言。」它不是硬梆梆的教科書,而是一種有趣的媒介,有可愛的插畫、生動的故事內容,「媽媽們可以跟孩子一起親子共讀,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與孩子產生生活的對話。」


為了完善這套教材,葉郁菁找來嘉義大學幼教系何祥如、南台科技大學幼保系沈玫宜擔任編輯群,內容除由幼教系專家撰寫,也徵集兒童文學作家共筆,專家審訂部分則邀請移民署與中央廣播電台推薦的母語專業人士,組成七國中央諮詢委員群,替內容的正確性把關。教材的精美插畫則是由繪本藝術家林柏廷與鄒明貴操刀,可愛的小兔子、獅子先生與各種動物,讓孩子看了愛不釋手。

 

七國語言的母語教材繪本故事扣合新住民文化與生活情境,是兒童文學,也是生活化的語言教材。
七國語言的母語教材繪本故事扣合新住民文化與生活情境,是兒童文學,也是生活化的語言教材。


教材由淺入深,寓教於樂

母語教材從第一套開始內容由淺入深,從簡單的單字逐步再到建構句型,教材編排上依據幼兒語言發展理論與特質來設計。第一套主題內容描述身體部位名稱,數字、家庭生活與跟自然的互動,怎麼跟長輩打招呼,家裡吃的早餐,媽媽在廚房煎蛋,去公園玩耍……。「我們把中央研究院六歲以下幼兒常用的200個詞彙盡量融入教材,豐富孩子的詞彙庫,繪圖也選用小兔子為主角,增加繪本的吸引力。」葉郁菁介紹。


第二套協助孩子增加語句的長度,以重複性的句型結構與狀聲詞來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例如:「這是什麼?它是蘋果!」「這是什麼?它是杯子。」第三套則適合五歲到小學二年級,不只語言詞彙難度增加,也融入更多文化的情境與覺察,例如談到印尼斑蘭葉做的蛋糕,東南亞當地的遊戲等等。


教材設計上也融入許多巧思,前兩套教材對象年齡較小,因此設計很多小遊戲,爸媽可以陪孩子們玩角色扮演,扮成兔子、公雞、小鳥與蝴蝶,也可在家裡就地取材,用洗衣籃、大毛巾跟孩子們一起玩遊戲,第三套教材則提供家長提問時的建議與指引,與孩子共讀時能引導孩子的對話與興趣。


編輯過程不斷修正再修正

一套30本,又是七國語言,葉郁菁坦言編輯過程很艱辛。「學習東南亞語真的好難,那些文字看起來像符號,不確定圈圈是在上方?還是在下方?」東南亞語採拼音文字,對老師來說如同天書,在老師眼裡正常的排版斷行,卻會讓母語老師跳腳,一個符號沒放對位置,就會被母語老師糾正:「這不是一撇,是毛毛蟲的線。」


阮蓮香老師負責越南語的編輯委員工作、越語審訂以及錄音,也大呼編輯過程中不斷開會,「光是錄音就改了好多次,真的很辛苦。」由於不同國家語言文法結構及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往往從初稿、翻譯、插畫甚至到錄音,必須不斷地修正,還要請母語專家來回審訂,每個人都人仰馬翻。例如「老師」一詞在中文裡屬中性,越南語卻會區分不同的性別稱謂;此外,越南語注重輩分禮儀,沒有「你、我、他」等人稱代名詞,中文裡的「我」,在越南語中必須代換成「孩兒」等,「父親」、「老師」不可以使用「他」來代稱,會顯得不禮貌,種種語言文化上的細節,都要面面俱到。錄音部分也很注重,「發音必須標準,因為口音會跟著孩子一輩子。」阮蓮香說。


小小改變,牽起台灣與東南亞的聯繫

在異鄉有一套家鄉的母語書,對新住民媽媽而言意義重大,許多媽媽報名推廣教材的家長團體分享會。負責籌辦桃園家長團體分享會的桃園市平鎮區東安國小附幼李詠恩老師,見到爸爸騎車載著新住民母子來參加,也有媽媽一拿到故事書,迫不及待地唸給孩子聽。「媽媽們真的很踴躍,當時手上的印尼語教材全部被索取一空!」李詠恩回憶。
也有媽媽告訴葉郁菁,童書帶回家後,從此孩子天天吵著聽故事,母子兩人躲在樓上說故事,卻引來爸爸的好奇,從此「說故事時間」成為全家共享的珍貴時光。有孩子跟遠在越南的外婆視訊,用越語跟外公外婆打招呼,令外公外婆又驚又喜。台灣公婆也鼓勵媳婦教孫子說母語:「孩子學這個烏啦烏啦、瓜啦瓜啦(婆婆心目中的東南亞語)也很好,以後做生意會比別人賺得多。」展現台灣人對多元語言文化的包容。


幫孩子開一扇國際的窗

「家庭是母語的起源,也是孩子語言發展影響的關鍵!」葉郁菁在自己長達六年的追蹤調查研究中發現,許多新住民母親在與孩子互動時,家庭語彙太少。「她們常用不熟悉的中文跟孩子互動,多數用命令式語句,文句短,字詞變化又少,導致孩子在小二的國語文測驗成績普遍不理想。」更驚人的是,母親對孩子語言的刺激,不只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其他領域也會受到影響。」


葉郁菁因此期盼媽媽多留時間陪伴孩子互動,給予孩子更多語彙的刺激,「每天抽五分鐘陪孩子共讀,對孩子將產生長遠的影響。」


阮蓮香則建議,親子共讀時間可以提早。「很多研究發現,嬰兒在母親肚子裡時,已經開始在學習語言,不妨懷孕時念這套教材給孩子聽。」她也提醒,孩子學習母語時,媽媽一定多多給予讚美,孩子才會真正喜歡上這個語言。


台灣政府推動新住民語言學習,展現台灣社會多元文化的包容與自信。東南亞語未來不只是「新台灣之子」的母語,更是所有台灣孩子在英語以外的第二選擇,可以幫孩子開一扇國際的窗,了解尊重不同文化可以共存共榮,建構接納彼此的社會。

 

葉郁菁教授鼓勵新住民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共讀,利用語言教材增加孩子的語彙豐富度。
葉郁菁教授鼓勵新住民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共讀,利用語言教材增加孩子的語彙豐富度。


以上全文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四七卷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