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12年5月29日
文˙陳群芳 圖˙林格立

 

清粥小菜裡的台菜文化:從庶民餐桌躍上米其林指南
清粥小菜裡的台菜文化:從庶民餐桌躍上米其林指南


台灣人以米為主食,早在17世紀就有吃粥的飲食型態。尤其早餐和宵夜,吃碗清粥配幾道小菜,更是暖胃的首選。而隨著時代變化,清粥小菜從常民餐桌進入餐館,隨著台菜餐廳的精緻化,還躍上米其林指南,成為當代台灣菜的一環。


傍晚時分,台北復興南路上的小李子清粥小菜餐廳營業時間還沒到,看到裡頭燈光微亮,就已有民眾帶著一家老小前來光顧。五點一到,餐廳燈光全點亮,顧客魚貫而入,餐檯上各種台灣菜,爌肉、瓜仔肉、滷白菜、雪裡紅、豆豉鮮蚵等,菜式豐富又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


見證時代的家滋味

「很多人都來這裡找回憶。」小李子清粥小菜餐廳老闆賴俊宏如此說道,他笑說,常有客人分享自己從年輕吃到老,吃到結婚生子,再帶著小孩從小吃到大,現在孩子都要成家了。


顧客一代接一代,開業34年的小李子,伴著很多人成長,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我們循著賴俊宏的分享,搭上遙想的時光機,將時空回到30多年前,台北東區正興起,除了林森北路的條通一帶,多數地區的夜生活還沒那麼繁盛,「敦化南路只能到和平東路,還沒完全通,所以復興南路就是台北往來新北中永和、新店一帶,必經的要道。」車潮與人潮,讓賴俊宏有了為大家提供宵夜的想法,成了小李子開業的契機。


隨著商機的匯聚,整條復興南路的清粥小菜餐廳如雨後春筍般,一家家開起。賴俊宏表示,全盛時期整條復興南路上,至少有六、七家清粥小菜餐廳,還有兩、三家永和豆漿,變成宵夜的市集。當時,越夜越美麗的復興南路,總是人聲鼎沸,門庭若市,店家提供的代客泊車服務、誇張的併排停車,是許多五、六年級生對這條宵夜街的共同記憶。


從服務夜生活的民眾,到如今,小李子的客層越來越廣,平日晚上大多是下班、放學的民眾,來這吃一頓有家常感的晚餐;假日則常有全家出遊後一家子來這打牙祭。賴俊宏笑說,週五和週六的客人是越晚年齡層越低,許多年輕人去了KTV、夜店後,會再到小李子續攤,所以周末夜會看許多穿著時髦的年輕人。而因著日、港媒體的報導,小李子也吸引了外國旅客前來,品嚐具有台灣特色的餐點。


縱使時代不斷推進,持續提供家常菜餚,傳統的味道是小李子堅持。像是滷得鹹香四溢的爌肉、古早味滷大腸,煎得金黃嫩口的菜脯蛋等。而清粥小菜裡精髓的粥,更是讓賴俊宏自豪,「我們的粥吃起來Q、稠而不爛。」特別揀選水分適中的台灣米,用古早的生鐵鍋慢火熬煮,讓米香融合地瓜的甜味,光是吃白粥就十分有滋味。


清粥小菜是文化記憶

清粥小菜餐廳的菜色,多是家庭餐桌會出現的料理。又因為是提供宵夜,讓人墊墊肚子,所以大都以小盤菜的形式供應,打破桌菜要人多才好點餐的侷限,因而給人回家吃飯般的輕鬆自在。


清粥小菜之所以親切,不僅是那份家常的味道,以米食為主的台灣人,早在17世紀就有吃粥的習慣。而嬰幼兒斷奶前的第一樣副食品,即是米湯或米糊;甚至早年有些嬰兒沒奶可喝,直接就以米湯餵養長大,粥的滋味宛如根植血液裡的飲食印記。


在農業社會,對農家而言,稻米是經濟作物,必須節省食用,因此,將稻米、地瓜、雜糧等混煮成粥,是早期常見的飲食。深諳台灣飲食文化的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陳玉箴表示,米飯與地瓜的比例視家庭經濟狀況而定,人多時加多點水煮成稀飯;需要勞動時就會在白天吃乾一點,晚上再吃粥,「雖然米飯是主食,但是濃稠程度、食用時間,其實都跟社會階層、經濟要素、職業有關係。」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清淡的白粥搭配的副菜,經常是就地取材。例如農家自種的蔬菜,或是將收成的蔬菜做成醬菜,沿海地區則有將魚蝦螺貝醃成的鹹膎,或是曬魚乾等,都是十分鹹香下飯的配菜。而這些醃漬食除了直接食用,也可加入其他蛋白質食材烹煮,諸如瓜仔肉、蔭豉蚵、菜脯蛋等,都是醃製食延伸出的家常菜餚。


如此庶民的飲食習慣,則是在1960年代進入餐館,成為如今大眾認知的清粥小菜。陳玉箴在《「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一書中提到,餐飲業的發展與社會變遷密不可分,清粥小菜餐館的興起亦然。1960年代夜總會成為新興商業應酬場所,在喝酒後或油膩的大餐後,人們會想吃點清爽的食物讓腸胃休息,清粥小菜餐館因而興起。例如台灣老字號的食品公司「青葉」,便是1964年以清粥小菜餐廳起家,再拓展到肉醬、麵筋等罐頭食品,逐漸擴大事業版圖。


隨著1970年代夜總會愈發興盛,清粥小菜的市場也跟著擴大。夜間經濟的活絡,應酬、談生意的人多,增加續攤的需求,除了清粥小菜館,就連許多飯店、西餐廳等,也嗅到商機。不管白天賣的是牛排還是義大利菜,宵夜場全都賣清粥小菜,提供地瓜稀飯、醬油煎魚、菜脯蛋等如今認知的台菜。陳玉箴形容,就像是灰姑娘的故事,午夜的鐘聲一響,所有的餐館全都變身清粥小菜餐廳。


陳玉箴表示,隨著時代變遷,台灣家庭的外食比例與日俱增,提供家常菜餚的清粥小菜餐館遂成了打牙祭的選擇。又因著經濟成長,客人也會提高用餐預算,清粥小菜餐廳便開始加入私房菜、手路菜,使用各種海鮮或其他較好的食材,來滿足民眾宴客的需求,菜色因而越趨精緻,逐漸醞釀成當代台菜餐廳的樣貌。


庶民滋味躍入米其林

曾經,清粥小菜是台灣常見的飲食樣態。在1980年代的台灣,不僅路邊常有自助餐式的小攤,甚至也有發財車,載著各種菜餚,停在路邊,撐開傘就做起清粥小菜的生意。縱使這些景象已漸淡出台灣街頭,但這些常民的菜式早已融入當代的台菜餐廳,並且有了更為精緻的呈現。


菜脯蛋即可說是家常菜進入餐桌的代表,已成為台菜餐廳的經典。廣受國際旅客歡迎的欣葉台菜餐廳,營業部協理林合晨就提到,菜脯蛋作為欣葉的招牌菜之一,是國際旅客必點的前三名,跨國接受度百分百。


菜脯是需要時光淬鍊才有的滋味,更是昔時台人惜物、順應風土的象徵,再加上親民食材──蛋。原本在家庭餐桌上的菜脯蛋,有著不規則散塊的粗獷外觀,然而經過師傅手藝,外型蛻變成渾圓帶有厚度,嚐起來像是烘蛋般鬆軟。林合晨笑說,每次他用Taiwan Pizza來向外國客人介紹菜脯蛋,大家總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一下就拉近距離。


1977年創立的欣葉台菜,以清粥小菜起家,不斷演進菜色,自2018年起就多次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讓菜脯蛋、煎豬肝、杏仁豆腐等台灣菜登上大雅之堂,正是當代台菜發展的縮影。觀察欣葉的菜單,融合了家常菜、小吃、酒家菜、辦桌菜等,能感受到時代的演進,更展現出台灣菜的兼容並蓄。


創業之初,董事長李秀英標榜,「只要客人說得出來,就盡力做到。」菜單因而不斷調整。孔雀烏魚子即是師傅陳渭南(阿南師),為了滿足客人的高檔桌菜需求而發想。他將烏魚子包裹海苔、花枝漿後油炸,再切片排成孔雀的樣子,成了欣葉經典的手路菜。曾習過酒家菜的阿南師,也將經驗帶入欣葉,像是鯉魚大蝦,就是用明蝦、花枝漿等材料,做成魚的形狀,再將瓜子仁一片片的插上當作魚鱗,十分費工且講究。這些原本少有機會吃到的酒家菜、辦桌菜,便因此融進菜單,成為當代台菜餐廳的樣貌,走進庶民生活。時至今日,讓更多人看見台菜的內涵,仍是欣葉不變的初衷。


跨越國籍的雋永味道

隨著台菜餐廳受歡迎,台菜的好滋味早已在外國人心中留下特殊印記。日本出版社就邀請欣葉,出版台菜的日文食譜書,讓日本民眾認識台灣的食材、調味料等種種台菜的細節。疫情期間國際旅遊減少,便有日本編輯推出請台菜餐廳教你在家做台菜的報導,化解日人對台灣味的思念。


清粥小菜乃至台菜,對許多人而言是家的滋味。林合晨分享了近日遇到來自新加坡的客人,指定要吃醃蜆仔,如此台灣庶民的家常菜,卻是他四、五年來魂牽夢縈的味道。清粥小菜連結著與家人同桌吃飯的記憶;天氣太熱食慾不振,吃粥配上酸酸鹹鹹的醬菜比較開胃;生病時一碗暖胃的粥,能讓人補充體力。陳玉箴認為,清粥小菜有著家常、撫慰、情感等意涵,給人帶來一種溫暖,是台灣人生活歷程蠻具代表性的食物,亦是台灣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徵。


以上全文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四八卷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