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13年9月26日
文˙曾蘭淑 圖˙林旻萱
結合感應科技、物聯網的智慧農業,不再是有財力的大型農場才能享有的利器。台灣新創公司智食良果開發的「智慧控制電箱」,讓農民用LINE就可以遠端操控澆水、施肥,價錢又是傳統大型電箱的十分之一,讓農民願意投資,更可為農業缺工、高齡化提供解方,甚至將此「台灣智慧農業經驗」移植至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的清邁農場。
《台灣光華》採訪團隊走訪高雄旗山,專門供應家樂福超市火焰萵苣、捲葉萵苣等生菜的樂霖農場,老闆不在家,員工在辦公室吹冷氣,原來農場主人按一按LINE,就可以下指令到「控制電箱」施肥與灌溉。
農場後方,比人高的肥料桶,各自裝著不同配方的濃縮液,管路十分複雜,但皆連到牆上的電箱。負責施作控制電箱的廠商、「智食良果」執行長吳昱鋒出面解釋,這就是我們關鍵式的技術──「積木」式的電箱,每個電箱可以執行二種功能,四個電箱透過程式語言的指令,就可以同時交叉進行開關馬達、風扇,灌溉、施肥等多功能的動作。
用科技改變農業
「這個電箱不只做到定時澆水施肥的自動化,農民不再有著看天吃飯的宿命,可以根據天候的溫溼度、作物生長的期程,透過LINE隨時、隨地調整,真正做到『智慧化』,」吳昱鋒說。
然而過去科技廠商根據農民的需要,寫完程式,再把所有的功能做到一個大電箱中,因此費用動輒20~30萬元起跳,價錢成為農民跨入智慧農業最大的障礙。
會想把電箱變小,吳昱鋒說,這其實是他以往創業經驗累積而來的「同理心」。電機系背景、又曾創業做網路平台,自認是十足的「科技宅」,三年前他投資百萬元兼職做菇農,將洋菇種在甘蔗渣的技術,寫成程式用來「自動化種菇」,卻沒有成功。他體悟到失敗原因在於「科技人的傲慢」,農業有許多細節與專業技術,不是靠自動化就能解決。
從傲慢到謙卑是遇到真正了解農民需要、桃園農業改良場研究員賴信忠,他整理一套短期蔬菜、果樹種植的技術與知識,透過雲端平台,想要普及擴散給更多農民使用。但是若要實際落地應用,由於感測控制設備太貴,一把菜20~30元,一套30萬元的設備如何能回收,只能服務金字塔頂端的大型農場或是高單價農作物如蘭花等。
懷抱著「用科技改變農業」夢想的吳昱鋒,看到可以切入的商機,就是把「控制箱」由繁變簡。他與善於寫程式與開發工具的郭晉良及負責行銷的楊倩雯聊起後,三人一拍即合,2022年9月成立「智食良果」(Kiao,即台語「巧」,聰明的意思),投資導入物聯網控制箱的設計與生產,希望智慧農業除了商機,還有社會利他的價值。
用農業角度做科技
為了降低售價,「智食良果」團隊開發了積木式的「電箱」,電箱硬體可以大量製造,不需一一客製,可以降低成本。所謂的積木,好比現今小學生數位課程的積木式語言,撰寫程式就像是組合積木一樣,毋需學寫程式語言(no code);用積木式的模組化電箱取代大電箱,化繁為簡,也是相同的道理。
以種植火龍果為例,溫度太高容易落果減產,為了降溫水噴太多,又會產生病蟲害,研究員賴信忠建立的即時監控系統,若能設定噴水降溫條件,在溫度大於35℃以及濕度小於75%才啟動噴水系統,就能避免前述兩個災損發生。「智食良果」用一個電箱的二個回路,即可進行上述條件的智慧灌溉。
不是農民,很難理解農民灌溉的辛苦。南投埔里生產盆花的「嶺灃園藝」老闆生動舉例,以前人力不足,一人花一上午為所有盆花澆水,像是一次給三個便當;現在一個電箱可以負責2,000盆花,肚子餓了才給一個便當,而且小盆花只給半個便當就好,水量、肥量可以進行精準灌溉。
「人有移動距離,但是設備可以搖控。」為因應老農凋零,人力不足的現況,工具讓移動距離可以無限延伸。桃園農改場以「桃城蒔菜」的水耕蔬菜溫室進行智慧灌溉的效益分析,是最好的例子。
「桃城蒔菜」供應「鼎泰豐」、「王品」等知名餐廳,要求蔬菜高度在20~25公分之間,為了產量與規格的要求,更需精準的灌溉管理。50間溫室共用一個馬達,用電腦程式排出行程,各溫室輪流灌溉,所節省的人力,讓老闆可以模組化的方式複製成300間溫室,進而增加產能。
用LINE澆水,泰國落地
電箱成本降低,而且一般的水電工即可進行施作,成為推廣普及的關鍵。目前已有670間業者採用,除了小農,吸引不少食農教育的學校、社會住宅的屋頂農園進行採購,因為學校等公部門周六、日不上班上課,常常沒有人澆水,菜蔬因而枯萎。
「智食良果」以台灣使用率最高的LINE取代app,除了下達開、關等指令,還會發訊息給遠處的農場主人,藉此降低農民使用農業科技的不安全感。
正好LINE的使用率達93%的泰國,泰國4.0戰略項目之一的智慧農業想引入新科技,由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選用農業部推薦的「智食良果」的變電箱。吳昱鋒說,台灣與泰國「皇家計畫基金會」合作種苗、農業技術,作為輸出給「皇家計畫基金會」的物聯網廠商,將從泰國清邁的花卉、蔬果等五個農業工作站開始。
國合會高級管理師許慧玲說,政府與東南亞國家有許多合作發展計畫,國合會引薦新創產業展開公私部門合作,也讓新創產業有機會擴展東南亞市場,拓展商機。
「智食良果」剛得到國發基金天使資金的挹注。吳昱鋒說,農業最大的剛性需求是灌溉,現在天氣熱,畜牧業最大的剛性需求是開風扇,入夜天冷了,則要關風扇,「智食良果」也與台糖合作,導入智能IoT豬舍,從農場到畜牧,從國內到海外,智慧農業用科技取代人力,或許農夫「不用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的未來不是夢。
以上全文轉載自台灣光華雜誌第四九卷第9期